設計:郭秉鑫
清明,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又是中國四大傳統節(jié)日之一。一般在公歷4月4日至6日之間變動,并不固定在某一天,但以4月5日最常見。清明節(jié)氣,與歲時物候相關,這個時節(jié)陽光明媚、草木萌動、百花盛開,自然界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清明節(jié)日,是人們掃墓祭祖、慎終追遠的日子。清明節(jié)氣在時間和天氣物候特點上為清明節(jié)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二者相融,讓清明兼具自然和人文內涵。
清明習俗
掃墓
清明掃墓,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如今清明節(jié)成為緬懷先烈、追憶歷史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活動的主要節(jié)日。
插柳
在懷安縣部分地區(qū),家家戶戶清明節(jié)這一天在門頭上插柳、在屋檐下掛柳、兒童耳朵上佩柳環(huán),寓意祛疫鬼。
踏青
清明時節(jié)春光明媚、草木吐綠,正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清明節(jié)祭祖活動往往在郊外進行,人們把祭祖掃墓和郊游踏青結合起來,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于是踏青成為清明節(jié)的習俗之一。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jié)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清明時節(jié),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吃馓子
中國南北各地清明節(jié)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jié)禁火寒食的風俗在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jié)日有關的馓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馓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細致,多以米面為主料。
清明養(yǎng)生
清明時節(ji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為了適應春天陽氣生發(fā)的規(guī)律,人們應當晚睡一點、早起一些,舒緩形體,以使神志隨著春氣而舒暢怡然。
清明前后飲食宜用清補之品,食甘減酸,溫潤陽氣,益肝和中。春季肝氣旺盛,食酸易致肝氣更旺,影響消化功能。脾胃虛弱者少吃性寒食物,以防陽氣生發(fā)受阻。菊花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代茶飲,不但可以養(yǎng)肝利膽、疏通經脈,還可將冬季體內積存的寒邪散發(fā)。另外隨著天氣轉暖,極易滋生細菌、病毒,是呼吸道傳染病和腸胃病多發(fā)季節(jié)。起居、外出,應注意添減衣物,“勿極寒,勿過熱”,養(yǎng)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社交距離,不扎堆、不聚集等良好習慣,防止“病從口入”。如遇不適,應及時就醫(yī)。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