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 浙江日報記者 周詠南 毛傳來 王世琪2023-09-28 07:24全網傳播量417.6萬
9月20日至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浙江考察。這是20日下午,習近平在紹興市浙東運河文化園考察。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我曾在浙江工作了6個年頭,熟悉這里的山水草木、風土人情,參與和見證了這里的發(fā)展”“到中央工作后,也多次回來,每次來都要走上一兩個地方”“今天來到這里,我的心情格外高興”……
9月20日至21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到金華、紹興等地,深入農村、商貿市場、陳列館、文化園區(qū)進行調研,看望慰問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
這是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第六次赴浙江。其間一步一履,凝聚著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的殷切希望、飽含著對浙江人民的深厚感情、也指引著我國邁向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
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
20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第一站來到義烏市后宅街道李祖村。
近年來,李祖村人居環(huán)境大為改善,各類創(chuàng)業(yè)主體紛紛進駐,鄉(xiāng)村旅游十分紅火,被評為全國文明村。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在村黨群服務中心、“共富市集”、扎染商鋪等場所了解李祖村發(fā)展變化情況。與村干部交談時,習近平總書記得知李祖村年人均收入達到5.2萬元,十分高興。
從臟亂差的貧窮村到共同富裕的帶頭村,李祖村的蝶變是浙江“千萬工程”取得顯著成效的生動案例。
2003年6月5日,習近平同志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啟動:花5年時間,從全省近4萬個村莊中選擇1萬個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個左右的中心村建設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20年間,從“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到“千村精品、萬村美麗”,再到“千村未來、萬村共富”,浙江一以貫之,不斷豐富著“千萬工程”的內涵,1萬個村也已經推廣到所有行政村。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對“千萬工程”作出重要批示,浙江貫徹落實“千萬工程”也進入新階段。
李祖村恰似一扇窗,折射出浙江鄉(xiāng)村的脫胎換骨。從美麗生態(tài)到美麗經濟,再到美麗生活,“千萬工程”實施20年來,浙江鄉(xiāng)村收獲了千千萬萬個蛻變——
通達的道路、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健康的食物、蓬勃的新業(yè)態(tài),鄉(xiāng)村的吸引力與日俱增;
“中國網店第一村”“中國生態(tài)第一村”“中國第一農民畫村”……浙江鄉(xiāng)村一刻不停地朝著鄉(xiāng)村振興努力,把產業(yè)興旺、生態(tài)宜居、鄉(xiāng)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變成真實的場景;
鄉(xiāng)村潛力得到激發(fā),年輕人回來了。李祖村有50多家創(chuàng)業(yè)主體,從業(yè)人員200多名,有原鄉(xiāng)人,有返鄉(xiāng)人,還有新農人,一半以上是大學生。年輕人投身于這片田野,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澎湃的新動能。
民族要復興,鄉(xiāng)村必振興。習近平總書記的李祖村調研之行,再次讓記者深刻地感受到“鄉(xiāng)村”在他心中的分量。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常常走進百姓屋內拉家常、站在田間地頭問農事,彰顯著心系農業(yè)、農村、農民的情懷。
“千萬工程”正是在這樣的感情和實踐中不斷向縱深推進。在時代大命題里,浙江農村用20年的努力,標注下“千萬工程”對浙江“三農”發(fā)展乃至中國“三農”發(fā)展的歷史貢獻。
“鄉(xiāng)親們好!今天來到這里,我的心情格外高興。”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地說,“鄉(xiāng)村振興潛力無限、大有可為,鄉(xiāng)親們要努力奮斗,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p>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在李祖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對浙江意義非凡。2021年,中央賦予浙江高質量發(fā)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qū)的光榮使命。出臺《浙江高質量發(fā)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qū)實施方案(2021—2025年)》,系統建構示范區(qū)建設“四梁八柱”,成立省委社建委……自此,浙江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區(qū)建設。
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為浙江高質量發(fā)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qū)、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提出了要求、強化了信心。未來浙江必將繼續(xù)用千千萬萬個日夜,圍繞鄉(xiāng)村發(fā)展,不懈探索,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
每個人都是義烏發(fā)展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
浙江90個縣(市、區(qū))中,被稱為“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義烏是不平凡的存在。
離開李祖村,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義烏國際商貿城二區(qū)考察調研。
走進商貿城,商鋪林立、商品繁多。
“總書記好!”“歡迎總書記來義烏!”總書記所到之處,人們紛紛從商鋪中走出來,匯聚到一條條通道上,掌聲、問候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面對市場的商戶、小企業(yè)主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大家:“義烏作出了貢獻,還要再作新貢獻。你們每個人都是義烏發(fā)展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還要繼續(xù)努力、再造輝煌?!?/p>
2006年6月8日,習近平同志赴義烏調研,在橫塘村會議室,就學習義烏發(fā)展經驗與金華、義烏市有關負責人和基層干部進行座談時指出:“我對義烏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績留下了深刻印象。我還感嘆,義烏的發(fā)展簡直是‘莫名其妙’的發(fā)展、‘無中生有’的發(fā)展、‘點石成金’的發(fā)展?!?/p>
彼時的義烏,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崛起,在習近平同志親切指導下蒸蒸日上;如今的義烏,牢記囑托,一張藍圖繪到底,在“八八戰(zhàn)略”指引下蹚出新的路。今年上半年,全市GDP達到912.35億元,增速9.1%,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義烏的發(fā)展離不開四個字: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吃改革飯、走開放路,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推改革。義烏經驗經過實踐的檢驗,如今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上熠熠生輝——
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是習近平同志留給義烏乃至浙江的寶貴經驗。
仿佛就在眼前。2005年,義烏的國際貿易額首次超過國內貿易額。這種轉變也引發(fā)了諸如融資問題、通關問題等一系列矛盾,義烏遭遇“成長的煩惱”,光靠某方面的局部改革,已經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了。在此發(fā)展的關鍵時刻,義烏再次迎來習近平同志。記者回想起那次調研,對這些體制機制上的不適應,習近平同志生動形象地打了個比方:小孩子成長太快,而衣服太小,得“給成長快的孩子換上一件大衣服”。
改革的齒輪開始轉動。在習近平同志親自推動下,浙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下發(fā)《關于開展擴大義烏市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改革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對義烏實行史無前例的擴權。如今,義烏堅持以“興商”改革為龍頭帶動全面改革,先后承接了30多項國家級改革、40多項省級改革任務。
惟改革者進,惟創(chuàng)新者強,惟改革創(chuàng)新者勝。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爬坡過坎、穩(wěn)中求進,離不開改革創(chuàng)新、體制破冰。
開放是義烏的屬性。
買全球、賣全球?!傲x烏造”的商品從義烏國際商貿城出發(fā),涌向全國、全球各地。
走進一家售傘的商鋪,總書記仔細察看:“店開了多久?”
“27年了?!钡曛鲝埣⒏嬖V總書記,“我們堅持時尚優(yōu)雅的設計理念,走個性化、品質化的發(fā)展路線,生產的傘已經賣到了全世界100多個國家。”
“祝你們越做越好!”總書記笑著說。
一家制傘企業(yè)的發(fā)展,是新時代義烏制造業(yè)和貿易模式轉型升級的縮影。去年,義烏進出口總額達4788.0億元,首次突破4000億元;今年1月至7月,義烏實現進出口額3211.0億元,同比增長19.7%。
義烏國際商貿城入口的大屏幕向總書記展示著兩張圖表:一張是義烏市場采購貿易出口的實時情況,另一張便是“義新歐”班列運行的動態(tài)數據。
2014年11月18日首發(fā)的“義新歐”班列,從義烏出發(fā),橫跨亞歐大陸,直抵西班牙,成為“一帶一路”上亮麗的風景線。截至目前,“義新歐”班列累計往返運行突破6100列,發(fā)運規(guī)模位居全國前列、長三角第一。
如今,以義烏國際商貿城為核,以“義新歐”為軸,一個國內大循環(huán)的重要節(jié)點、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的重要樞紐已然浮現……
賦予“楓橋經驗”新的時代內涵
早秋的楓橋古鎮(zhèn),山明水秀,靜謐祥和,楓溪靜靜流淌,正是詩畫江南的模樣。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靶∈虏怀龃?,大事不出鎮(zhèn),矛盾不上交。”上世紀60年代由諸暨楓橋干部群眾創(chuàng)造的“楓橋經驗”,歷經全國各地堅持和發(fā)展,煥發(fā)出旺盛生機與活力。
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楓橋經驗”發(fā)源地諸暨市楓橋鎮(zhèn),參觀楓橋經驗陳列館,了解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
回到楓橋,可謂是一次久別重逢。
20年前——2003年5月30日,習近平同志著眼應對和解決經濟快速發(fā)展和社會大轉型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就帶著思考來過楓橋。
2003年11月25日,習近平同志再次來到這里,出席了紀念毛澤東同志批示“楓橋經驗”40周年暨創(chuàng)新“楓橋經驗”大會,強調“充分珍惜‘楓橋經驗’,大力推廣‘楓橋經驗’。不斷創(chuàng)新‘楓橋經驗’,必須著眼工作大局,在統籌發(fā)展中豐富新鮮內涵”。
自此,建設“法治浙江”、建設“平安浙江”等一系列事關全局、著眼長遠的決策部署接續(xù)出臺。在習近平同志的親自推動和謀劃下,“楓橋經驗”在推動浙江基層社會治理的實踐中煥發(fā)出旺盛的生命力。
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賦予“楓橋經驗”新的時代內涵和歷史使命,為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10年前——2013年10月9日,在紀念毛澤東同志批示“楓橋經驗”50周年大會召開前,習近平總書記就堅持和發(fā)展“楓橋經驗”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fā)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
這些年來,浙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系列重要論述,持續(xù)擦亮“金名片”、傳承“傳家寶”、用好“活教材”,不斷深化“楓橋經驗”實踐創(chuàng)新,推動“楓橋經驗”從鄉(xiāng)村拓展到城市、海上、網上,形成了一批具有浙江辨識度的標志性成果。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楓橋經驗”在傳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創(chuàng)新,“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已經寫入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和黨的二十大報告。
重溫“楓橋經驗”誕生、演進、發(fā)展的歷程,總書記深刻指出:“這里面有我們黨處理問題、化解矛盾的政策策略,就是要走群眾路線,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
60年,變的是不同時代面對不同矛盾糾紛,需要設計不同的解決思路和對策,不變的是黨的群眾路線,是堅持中國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永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從浙江到全國,從“平安浙江”到“平安中國”,如今,“楓橋經驗”已經成為“中國之治”的一張重要名片。
把大運河這篇文章做好
離開楓橋,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浙東運河文化園,詳細了解浙東運河發(fā)展演變史和當地合理利用水資源、推進大運河保護等情況。
悠悠運河,生生不息。如果說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挺立的脊梁,大運河就是流動的血脈,是書寫在華夏大地上的宏偉詩篇,展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和勇氣,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文明。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興。大運河浙江段包括京杭大運河浙江段和浙東運河,哺育了吳越文化、江南文化等燦爛文化,同時具備生態(tài)、航運功能,在浙江的高質量發(fā)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浙東水鄉(xiāng)田園牧歌的美麗畫卷,沿著運河徐徐展開。作為京杭大運河的延伸段,以及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聯通的通道,浙東運河西起杭州西興,貫穿寧紹地區(qū),滋養(yǎng)著“沒有圍墻的博物館”紹興、“書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寧波,再向東流入大海。
拾級登上園內高拱石橋,習近平總書記舉目四望。眼前,古運河流水綿延;不遠處,高架橋上客貨車輛疾馳而過,給人以穿越古今之感??倳浉袊@道:“在這里可以暢想一下古今滄桑?!?/p>
在浙東運河博物館,習近平總書記關切地詢問起浙東引水工程的情況。
當時,浙東運河沿線地區(qū)人口密集、經濟發(fā)達,但水資源供需矛盾和水環(huán)境問題突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推動建設浙東引水工程,為解決浙東地區(qū)的缺水問題開出良方。記者不會忘記,2003年,習近平同志還親赴浙東地區(qū)考察浙東引水工程規(guī)劃路線,并實地踏勘曹娥江大閘閘址。
2005年12月30日下午,在地處曹娥江河口的錢塘江畔,記者目睹了這一歷史時刻:隨著習近平同志宣布“曹娥江大閘樞紐工程開工”,并啟動開工按鈕,建設工地上一字兒排開的施工機械發(fā)出“隆隆”轟鳴,五彩繽紛的禮花、氣球騰空而起,鼓樂聲、歡呼聲響徹云霄。錢江兩岸人民盼望已久的曹娥江大閘樞紐工程正式拉開序幕,浙東引水工程由此啟動。
2021年6月,總投資超117億元、干線總長323公里的浙東引水工程正式全線貫通,實現了一江碧水向東流的美好愿景。
飲水思源。這些年來,浙東運河沿線實現精彩蝶變,生態(tài)景更美、文化韻更濃、共富路更寬。水潤浙東惠民生、精神傳承筑新夢,一幅幅幸福的美好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如何做好大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利用?如何從流淌著的寶貴遺產中挖掘更多文化價值?這是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就一直思考的命題。
2006年12月31日,習近平同志踏上杭州水上巴士“西湖”號,一路從拱宸橋行船到艮山門碼頭。
在考察京杭大運河(杭州段)綜合整治與保護開發(fā)工程時,習近平同志認真察看和詳細了解有關情況,對杭州市改善運河自然人文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兩岸居民的生活環(huán)境所作出的努力給予肯定。習近平同志說,運河綜合整治與保護開發(fā)工程突出了還河于民、造福于民的要求,希望杭州用好運河這張“金名片”,把運河真正打造成具有時代特征、杭州特色的景觀河、生態(tài)河、人文河,真正成為“人民的運河”“游客的運河”。
2012年,運河杭州景區(qū)成功創(chuàng)建國家4A級景區(qū)。2014年,大運河成功申遺。2017年,國內首個保護運河世界文化遺產的地方性法規(guī)《杭州市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正式出臺。為了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杭州、寧波、湖州、嘉興、紹興等運河沿線五市積極謀劃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在生態(tài)治理、環(huán)境保護、通航蓄水、遺產保護、民俗發(fā)掘等領域持續(xù)發(fā)力,共同擦亮中國大運河這張世界文化遺產金名片。
這些年來,浙江的大運河文化帶已經串點成線,新時代的運河正傳唱東方活力,續(xù)寫創(chuàng)新傳奇。
“把大運河這篇文章做好?!弊叱霾┪镳^,臨別前,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叮囑當地負責同志,要好好挖掘大運河文化,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治水關乎治國,水脈連著文脈。在總書記心中,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
“千百年來,運河滋養(yǎng)兩岸城市和人民,是運河兩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護好大運河,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绷暯娇倳涥P于“人民的運河”的論述,振聾發(fā)聵。
只有一條“人民的運河”,才會流向更遠方。貫通南北、哺育人民的大運河從歷史深處流淌而來,如今,這條承載著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蓬勃發(fā)展、文化源遠流長的幸福河,繼續(xù)奔騰澎湃向未來。
心里惦記的始終是人民群眾
無論是在李祖村的“共富市集”里,還是在義烏國際商貿城里的攤位前,無論是對傳承新時代“楓橋經驗”、讓群眾安居樂業(yè)的諄諄囑托,還是對運河文化的殷殷關切,習近平總書記心里惦記的,始終是人民群眾。
這樣的情懷,對于浙江人民來說,是最熟悉不過的:
那是他履新浙江第一天時“我在黃土地上生根、發(fā)芽,在紅土地上成長、發(fā)展”的深情傾訴,是馬不停蹄奔波在全省各地的腳步聲聲,是酷暑天來到工地民工宿舍里走訪慰問的殷殷關切,是一心為民謀劃宏圖大略的如椽巨筆……
浦江山區(qū)的百姓記得,那次習近平同志下訪時當場拍板要修的“小康之路”,還有通路之后,那封蓋著97個村委會印章的感謝信;
慶元屏都中心敬老院的人們記得,習近平同志親自掌勺的那一鍋飯菜香;
長興縣長廣煤礦的工人們記得,那位一起在千米深井之下合影的“工友”,還有一起吃的那頓熱乎乎的餃子;
杭州市西湖區(qū)翠苑一區(qū)社區(qū)群眾記得,那一番“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呼、我有所為”的貼心話語、三次來訪的滿滿誠意;
臺州大陳島上的老墾荒隊員及其后代們記得,那年夏天不顧舟車勞頓的登島看望慰問,還有兩次情深意重的回信;
余杭小古城村村民記得,大樟樹下那一次無話不談的座談會,以及對“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肯定與鼓勵;
永嘉老百姓記得,沿著九曲十八彎的山路到大山里看望“為民好書記”鄭九萬的那次來訪,還有那一句“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
西湖邊的居民和游客記得,那一份對西湖綜合保護工程事事掛心的責任感,甚至親自過問湖邊座椅如何調整、公廁24小時免費開放的無微不至的關心與呵護;
舟山偏遠海島“東海前哨模范營”的戰(zhàn)士們記得,那一首輕聲合唱的《戰(zhàn)士第二故鄉(xiāng)》的優(yōu)美旋律;
淳安下姜村“思源亭”里的村民們記得,村里第一個沼氣池、第一個科技特派員、第一封回信……
青山不言,河流不語。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人民領袖的人民情懷和那些鏗鏘有力而又飽含深情的告白: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