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驅動著一位“老兵”主動請纓重返鄉(xiāng)村振興第一線?
“是割舍不下的思念,更是沉甸甸的責任?!睆埣铱趹寻部h西沙城鄉(xiāng)南劉家窯村第一書記田建超這樣回答。
2021年10月,“全省扶貧脫貧優(yōu)秀駐村第一書記”田建超圓滿完成了近四年的駐村幫扶工作,在全體村民的祝福和感激聲中返回省科協(xié)。但僅僅半年后,他再次向組織遞交了奔赴鄉(xiāng)村振興一線的“請戰(zhàn)書”。
“這次回來就不走了!”2022年5月,田建超回到了南劉家窯村,對聞訊而來的村民他這樣說道。
此時的劉家窯村,水泥路整潔平坦,太陽能路燈佇立道路兩側,互助幸福院屋頂上披著光伏發(fā)電板,村民年人均收入達到10787.44元。
據(jù)田建超回憶,就在幾年前,這個常住人口不足百人的小村卻是另一番景象——2018年剛進村的時候,全村路況較差,醫(yī)療水平偏低,部分村民存在住房隱患,戶廁全部為簡陋露天旱廁,村民人均收入3600元……
都說萬事開頭難,回憶起剛到南劉家窯村的那段時間,田建超說他和駐村工作隊的同事在摸清村里情況后,根據(jù)村里的實際制定了脫貧工作規(guī)劃,然后馬不停蹄地忙活起來。
他們把改善村民生活條件作為當緊事來抓。經多方跑辦,2019年年底,擁有46套單獨衛(wèi)生間、儲物間、上下水、太陽能、儲能式電暖氣的互助幸福院正式建成,村民住進了新房,徹底解決了一到雨雪時節(jié)就擔驚受怕的老問題。隨后,田建超和同事們多方籌措資金,更換維修了年久失修的飲水管道,讓村民隨時都能用上干凈水;把原本狹窄難行的進村道路進行拓寬、硬化,解決了村里主要街道的斷頭問題,并進行硬化、亮化、綠化整治;建設60平方米的標準衛(wèi)生室用房,修建了600平方米的健身廣場并裝配了14件健身器材;在村里農田的上方山坡上建成了總儲水量1000立方米的五個水窯,解決了村里絕大部分旱地的灌溉問題……一系列舉措力度大、效果好,解決了困擾村里多年的老大難問題,贏得了全村人的支持點贊。
小村越來越宜居,村民的腰包也越來越鼓。田建超和隊員們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對村里撂荒地進行流轉,引導村民就近打工掙錢,僅此一項每年帶動村民增收十幾萬元。2020年春季,利用空閑庭院,幫助村里有一定能力的25戶農戶免費認領小金紅樹苗一千余棵,小雞787只,形成了院里種樹、樹下養(yǎng)雞的種養(yǎng)模式。此外,為服務農業(yè)發(fā)展,在省科協(xié)的支持下,工作隊先后為村里購置了旋耕機、農用三輪車、播種機、電動噴霧器等十幾臺套機械設備,替代人力和畜力,減輕了群眾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脫貧攻堅結碩果,鄉(xiāng)村振興赴新程。重返鄉(xiāng)村振興一線,田建超說自己將一如既往發(fā)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本?,在鄉(xiāng)村振興征途上寫好“老兵新傳”。(記者 郝大釗)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jù)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