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射病是高溫相關急癥中最嚴重的情況,即重癥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中身體調節(jié)功能失衡,產熱大于散熱,導致核心溫度迅速升高,超過40℃,伴有皮膚灼熱、意識障礙(例如譫妄、驚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礙的嚴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最嚴重的類型,一旦發(fā)生,死亡率極高。
為什么會得熱射???
高溫高濕的氣候因素和高強度體力活動是導致熱射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根據(jù)發(fā)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熱射病可分為勞力型熱射病和非勞力型熱射?。ㄓ址Q經典型熱射?。?。勞力型熱射病主要由于高強度體力活動引起機體產熱與散熱失衡而發(fā)病。經典型熱射病主要由高溫和(或)高濕環(huán)境因素引起,通常沒有劇烈的體力活動。
熱射病的常見癥狀有哪些?
熱射病的常見癥狀有:
1. 體溫升高:體溫升高是熱射病的主要特征?;颊吆诵捏w溫多在40℃以上。
2. 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癥狀: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障礙是熱射病的主要特征,早期即可出現(xiàn)嚴重損害,表現(xiàn)為:譫妄、嗜睡、癲癇發(fā)作、昏迷等;還可出現(xiàn)其他神經系統(tǒng)異常表現(xiàn),包括行為怪異、幻覺、角弓反張、去大腦強直等。部分患者后期可遺留長期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害,主要表現(xiàn)為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認知障礙、語言障礙、共濟失調等。
3. 其他癥狀:頭痛、惡心、皮膚發(fā)紅、皮溫升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肌肉痙攣或無力。
熱射病應該怎樣急救處理?
熱射病可能危及生命,在試圖給患者降溫的同時,周圍其他人應幫忙撥打急救電話。
1. 將患者轉移到陰涼的地方。
2. 無論使用何種方法,迅速給患者降溫。如將患者浸泡在浴缸的涼水里;將患者放在涼水淋浴下;用澆花的涼水噴灑在患者身上;用涼水擦拭患者的身體;涼濕毛巾或冰袋冷敷頭部、腋下及大腿根部;天氣干燥時,將患者裹在涼水浸濕的單子或衣物里用風扇猛吹。
3. 熱射病患者的肌肉可能發(fā)生不自主的抽搐。遇到這種情況時,要避免患者傷害到自己。不要在患者的嘴里放任何東西,不要試圖給患者喂水。如果患者發(fā)生嘔吐,翻轉患者的身體使其側躺,以確保其呼吸道通暢,避免誤吸發(fā)生。
如何預防熱射???
降低熱射病病死率的關鍵在于預防。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是避免高溫(高濕)及不通風的環(huán)境、減少和避免中暑發(fā)生的危險因素、保證充分的休息時間、避免脫水的發(fā)生,從而減少熱射病的發(fā)生率及病死率。
高溫天氣 健康提示
1. 天氣炎熱和濕度較大時,應盡量避免強體力勞動。如需在高溫條件下行走或鍛煉,請不要馬上進行劇烈運動,應慢慢開始,逐漸增加強度,讓身體慢慢適應外界的環(huán)境。
當已經感覺到心跳加重且胸悶憋氣,尤其是感到頭暈、意識模糊、虛弱,甚至要暈倒的時候,應立即停止一切活動!迅速找到陰涼通風處休息。
2. 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適當補充含鉀、鎂、鈣鹽防暑降溫飲料,家中常備防暑降溫藥品(如清涼油、風油精、人丹或藿香正氣水)。需低鹽飲食者,在補充鹽分之前,應當咨詢醫(yī)生。
3. 高溫天氣時,不要飲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飲料,這些飲料會導致失去更多的體液。同時,還應避免飲用過涼的冰凍飲料,以免造成胃部痙攣。對于某些需要限制液體攝入量的病人,高溫時的飲水量應遵循醫(yī)囑。
4. 冰袋降溫時,放置地方應在頸部兩側、大腿根或腋下,這些地方血管豐富,降溫效果好,注意避開枕后、耳郭、心前區(qū)、腹部、陰囊、足底等部位,防止腹瀉等副反應??捎妹戆?,防止凍傷。
5. 藿香正氣水或十滴水都可以起到解暑作用,但要考慮病人是否耐受。神志不清的病人可能不具備服藥條件;兒童、孕婦則需遵醫(yī)囑;駕駛員和高空作業(yè)人員要考慮藥物中的酒精成分;服用頭孢類抗生素的病人不能同時服用藿香正氣水。
6. 有時在看似“涼爽”的悶熱潮濕的天氣下,即便人體大量排汗,其熱量也很難散發(fā)出去,如不及時補充水分,體溫會迅速上升,也會引發(fā)中暑。
7. 不要將嬰幼兒或兒童單獨留在車里,即使在還算涼爽的天氣里。因為,在太陽照射下,車內溫度仍然會迅速升高,會造成孩童嚴重中暑,甚至有致死的風險。
8. 穿著合適的衣服,并涂抹防曬用品。在室外,應當盡量選擇輕薄、寬松及淺色的服裝,并注意防曬、降溫??梢耘宕鲗捗遍艿恼陉柮薄⑻栫R,并涂抹SPF(防曬系數(shù))≥ 15 的防曬用品(UVA/UVB 防護)。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劉穎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jù)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