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北京時間8月22日22時55分將迎來處暑節(jié)氣。“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節(jié)氣的到來,標志著炎熱的天氣到了尾聲,暑氣漸漸消退,由炎熱向涼爽過渡。
古人以五日為候,每一節(jié)氣均分三候,稱七十二候,反映了各節(jié)氣中物候和氣候的變化。處暑節(jié)氣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古人認為到了初秋,鷹開始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谷物開始成熟。
鷹體態(tài)雄偉,性情兇猛,在動物學上屬于猛禽,是草原民族崇拜的神鳥。獵鷹與古代貴族生活緊密相連,唐代不僅出現了胡人托舉獵鷹的壁畫,在墓室里騎馬狩獵俑中還有手持鷂隼者,生動描繪了當時皇家貴族的野獵生活。
懿德太子墓架鷹戲犬圖。圖片來源:陜西歷史博物館
這件藏于湖南博物院的岳州窯架鷹胡人俑,就生動地展現了唐代飼養(yǎng)獵鷹的場景。此俑立于方板上,頭戴幞頭,深目高鼻,有濃密的絡腮胡,穿圓領窄袖長袍,腰系帶,腳穿靴。胡人俑頭微側向右邊,左臂屈肘手上抬、架一鷹,鷹與主人目視同一方向,右手自然下垂。
整件陶器保存完好,無缺損斷裂,材質本身強度也相對較高,看起來并不需要過多的干預保護,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原圖來源:湖南博物院
對于出土的陶制文物而言,無論完整還是殘缺,都存在一種潛在的“健康”隱患——鹽害。這里的鹽并不是廚房中日常使用的食用鹽,而是在文物埋藏過程中從土壤進入陶器孔隙的各類化合物,比如硫酸鈣、硫酸鈉等。這些鹽類在陶器中不斷富集,在器物被發(fā)掘出來之后,隨著溫濕度的改變就會重新從器物中源源不斷地析出,或者與保存環(huán)境中的有機物發(fā)生反應從而誘發(fā)二次傷害。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會撐破陶制文物中原本的孔隙,破壞其強度,另一方面會在表面形成結晶,嚴重影響表面其他紋飾的保存。
因此,各類陶制文物在出土之后需要對其進行相應的脫鹽處理。最簡單的方法是可以使用去離子水直接長時間浸泡,讓內部的鹽分充分溶解出來;另一種方法是給文物“貼面膜”,在局部使用傳統的宣紙作為吸附載體,配合去離子水,一點一點對劃定區(qū)域的鹽分進行溶出處理,使器物內部的可溶鹽類轉移到器物表面的紙漿上,并且在敷紙上結晶,這樣涂敷一次紙漿,就排出一部分可溶性鹽,反復操作若干次后,即可除去可溶性鹽。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有更多新型材料被引入文物的脫鹽處理中,比如在傳統的紙質載體基礎上,結合高分子吸水樹脂,可以更有效地對鹽害進行處理。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