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qū) 小記者 教育 醫(y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shù)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文化中國行 | 誕生20年,巡演540場,影響數(shù)代人,這朵“牡丹”為何20年常開不敗

    2024-12-12 15:25:02  來源:交匯點新聞

    青春版《牡丹亭》海報

    12月1日晚,南京荔枝大劇院,青春版《牡丹亭》3小時演出謝幕,掌聲雷動。總制作人、87歲高齡的著名作家白先勇,手持話筒走到舞臺中央,激動地說:“今天,我們的壓臺戲就在南京。第540場青春版《牡丹亭》圓滿落幕!”

    由此,“牡丹花開二十年——青春版《牡丹亭》20周年慶演系列活動”的66場演出畫上句號。20年來,這部傳奇之作已在海內外演出540場,直接入場觀眾上百萬,其中75%是青年觀眾,是無可爭議的現(xiàn)象級劇目。

    新中國成立75年來,昆曲史上有兩部公認的里程碑式劇目。68年前,昆曲《十五貫》被譽為“一出戲救活一個劇種”;20年前,青春版《牡丹亭》誕生、轟動,被譽為“一出戲復興了一個劇種”。

    最受歡迎的昆曲啟蒙劇目、數(shù)代中國人的青春印記、中國經典美學的代表……20年來,青春版《牡丹亭》花開不敗。更喜人的是,如今昆曲滿園“牡丹花開”,全國八大昆團家家《牡丹亭》熱演,觀眾以年輕人為主體成為昆曲獨特風景,白發(fā)昆曲完全煥發(fā)了黑發(fā)青春。

    “青春”席卷青春

    2004年4月底,青春版《牡丹亭》在臺北首演,1500位觀眾在臺下如癡如醉。白先勇回憶說:“觀眾的熱情像浪潮般向臺上涌過來。我意識到,一個新的昆曲時代已經來臨?!?/p>

    20年間,青春版《牡丹亭》足跡遍布內地60余座城市及港澳臺地區(qū),乃至歐美多個國家,榮獲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等多項殊榮。同時,“青春版”的“校園行”,開啟了昆曲在當代人文教育領域中的實踐,昆曲作為正式開設的公選課程走進了多個城市及港澳臺地區(qū)的大學課堂,在海內外40余所高校演出超百場,在四川大學創(chuàng)下單場7000人次的觀演紀錄。

    青春版《牡丹亭》的第一代觀眾,都已人到中年。從這一代人開始,看昆曲被列入很多中國年輕人的打卡“清單”,傳統(tǒng)文化的底色悄悄染上,無論深淺。

    青春版《牡丹亭》的大陸首演是2004年6月在蘇州大學存菊堂。當時在西安上大學的22歲揚州小伙汪芒得知消息后,坐了30多個小時火車趕到蘇州,扛著小板凳看了三天戲,“那場面,真是人山人海!”汪芒形容自己“一下子跌進昆曲大夢”,他買了全套影碟,在宿舍里反反復復看了不下20遍。汪芒說,在二十幾歲的年紀,遇見這樣一部作品,給心靈帶來無比的震撼,人生方向被徹底改變。在此后20年的時光里,這個理工男成長為昆曲研究者、詞曲學學者。

    湖南妹子陸梨青是2008年遇上了到武漢大學巡演的青春版《牡丹亭》。正在上大一的她直言:“如同沙漠中迎來一場甘霖?!彼龔拇顺蔀闊嵫序v的“昆曲義工”,人稱“昆曲戲迷華中分舵舵主”。如今,從事其他職業(yè)的陸梨青,依然在為昆曲奔忙,策劃昆曲名家進各地高校舉辦講座,累計超120場。她說,自己與昆曲的關系,就是“最長情的陪伴”。

    “《牡丹亭》是歌頌青春、愛情、生命的戲,青春版則是用青春的演員號召青春的觀眾,延續(xù)昆曲的青春生命?!卑紫扔抡f。

    青春版《牡丹亭》的原版“CP”(搭檔),也已人到中年。“青春版《牡丹亭》是我們的第一部大戲,是我們永遠的青春?!卑缪萘鴫裘返挠峋亮?、扮演杜麗娘的沈豐英,堪稱昆曲初代“偶像”。《牡丹亭》讓他們一夜爆紅。2007年,俞玖林、沈豐英雙雙榮獲第23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一部劇男女主角同時摘梅,十分罕見。

    現(xiàn)在已擔任江蘇省蘇州昆劇院副院長的俞玖林說:“對我而言,青春版《牡丹亭》不只是我的青春記憶,更是從天而降的禮物,是一把鑰匙,是一份沉甸甸的衣缽,是對我影響最深、見證我整個藝術成長的一部大戲。對蘇州昆劇院來說,青春版《牡丹亭》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帶來了關注和榮譽,把院團的藝術和管理水準都帶上了新臺階,更重要的是以這部戲為主軸,逐漸形成了我們團獨具特色的‘昆曲新美學’,也使我們在傳統(tǒng)‘姑蘇風范’基礎上形成嶄新藝術理念?!?/p>

    臺上,是600年的昆曲,臺下,是青春的觀眾。蘇州昆劇院的觀眾調查顯示,青春版《牡丹亭》帶動了昆曲熱,八成昆曲觀眾是通過青春版《牡丹亭》首次認識昆曲。數(shù)十年間,昆曲觀眾平均年齡下降了30歲。

    解碼“花開不敗”

    “青春版”緣何俘獲這么多觀眾?在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朱棟霖看來,“這是一出中國文化的盛宴,是中國古典美學的勝利?!?/p>

    昆曲《牡丹亭》,本就是“經典中的經典”,是戲劇大師湯顯祖最引以為傲的作品,“一生四夢,得意處唯在牡丹?!?/p>

    “尊重古典但不因循古典,利用現(xiàn)代但不濫用現(xiàn)代”是白先勇聯(lián)合蘇州昆劇院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時的理念。站在大師的肩膀上,“青春版”以傳統(tǒng)為根基,遵循“只刪不改”的原則,忠實還原《牡丹亭》原著精髓。

    昆曲名家汪世瑜、張繼青擔任藝術指導,為這部戲“保駕護航”。俞玖林、沈豐英這一撥當時平均年齡25歲的演員,青春靚麗,一下子刷新了傳統(tǒng)昆曲舞臺主演的平均年齡。此外,劇本、服裝、舞美、燈光,無一不精雕細琢、唯美雅致。

    20年前初看“青春版”時的驚喜,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趙天為至今念念不忘。她猶記得這部劇的服飾之美,200多套戲服都由蘇州繡娘一針一針繡出來——手繡的花朵才有層次感?!岸披惸锏脑煨?,去除了傳統(tǒng)色彩跳躍的綢帶,只保留點翠、水鉆等硬頭面,流露出淡雅簡約的美。臺上12位花神,身上繡著12種月令花卉,衣袂翩翩,一拂袖,一轉身,臺下全場鼓掌……”

    “青春版”還是一部擊中人心的戲。“《牡丹亭》故事的動人在于,情可以超越生死、超越時空,可以說這是中國文學最深情、最浪漫的作品。”澳門作家穆欣欣曾經在南京大學讀戲劇文學專業(yè)博士,她認為青春版《牡丹亭》讓當代觀眾看到了中國戲曲的文脈?!皯蚯枧_從演員到人物氣定神閑的從容,傳遞的是中國氣度、風采和智慧,而且能夠潛移默化影響到臺下觀戲者?!?/p>

    白先勇自己更愿意將之歸結于一種文化覺醒:“21世紀初,改革開放已經歷20多年,中國經濟起飛,同時西方文化大量闖入中國,這批在安定環(huán)境中成長的青年學子,正在尋找自己的文化認同。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現(xiàn),讓他們猛然發(fā)覺,原來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竟然有這樣精美的藝術、這樣動人的情感,所以反應才如此熱烈?!?/p>

    叩擊心靈的文化回響,一層層蕩漾在校園中。至今,青春版《牡丹亭》已經走進海內外40多所高校,植下更多“推廣昆曲的種子”。

    “青春版《牡丹亭》進北京大學一共5次,我都是親歷者和見證者。尤其看到今年的宣傳海報,直接沿用了20年前的那張,真是讓人十分感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文化產業(yè)研究院院長向勇,從20年前起就參與青春版《牡丹亭》進北大的對接工作。他印象深刻:“白先勇老師特別強調,要讓昆曲多進高校,培育青年觀眾群體。今年青春版《牡丹亭》進北大的相關活動,我們還特別邀請了中學生來到現(xiàn)場?!?/p>

    北京大學啟動“昆曲傳承計劃”,成立了昆曲傳承與研究中心,開設了一系列昆曲鑒賞課,推動了校園版《牡丹亭》的創(chuàng)排。在北大,《經典昆曲欣賞》被同學們稱為“神仙”課程。以各高校大學生為主體的校園版《牡丹亭》展開巡演,足跡遍及北京、南京、香港、臺灣等地,贏得多方贊許。

    在東南大學,青春版昆曲《牡丹亭》青年表演人才培訓今年8月開班,來自全國29所學校的50名學生踴躍加入,他們將排出一部嶄新的校園青春版《牡丹亭》。南京大學文學院00后戲劇碩士楊思益同學擔任樂隊指揮。她說,每一次學習和排練,都能深刻體會到昆曲跨越時空的魅力:“拋卻‘文化遺產’的標簽,你會發(fā)現(xiàn)她依然生機勃勃,與我們年輕人的情感息息相通?!?/p>

    “牡丹”花開滿園

    20年前,初出校門的江蘇省昆劇院演員施夏明,曾被蘇昆借去青春版《牡丹亭》劇組跑龍?zhí)住饲?,昆曲行業(yè)正處于低迷狀態(tài)。臺上演著戲,下面只坐著幾位白發(fā)觀眾在打瞌睡。各大昆曲院團,家家都有《牡丹亭》,但沒機會演,也少有人看。

    如今,身為江蘇省昆劇院院長的施夏明,早已擔綱起自己的《牡丹亭》。

    杜鼎鼎 攝 視覺江蘇網供圖

    “青春版《牡丹亭》是業(yè)內標桿,她所引帶的昆曲熱,是讓我們所有昆曲工作者受益的。”施夏明目前是省昆傳承版、精華版《牡丹亭》主演,他自豪地說:“省昆的《牡丹亭》票房在國內院團中名列前茅?!比ツ?,施夏明攜傳承版《牡丹亭》赴巴黎演出,一票難求,返場謝幕7次。省昆三代“杜麗娘”張繼青、孔愛萍、單雯都憑借傳承版《牡丹亭》摘得梅花獎。在剛剛結束的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中,蘇、滬、京三地的五位“杜麗娘”同臺,共同演繹了傳承版《牡丹亭》。

    上海昆劇團以“五班三代”的強大陣容,創(chuàng)排了55出全本《牡丹亭》。2023年開始,這部全本《牡丹亭》啟動全國14城巡演,并至海外巡演。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對記者說:“我們既要繼承經典,更要傳播經典,《牡丹亭》是昆曲舞臺的奪目明珠,我們要讓舞臺上的牡丹之花綻放得更加絢爛?!?/p>

    此外,北方昆曲劇院有“大都版”《牡丹亭》,湖南省昆劇團推出“天香版”《牡丹亭》,永嘉昆劇團則有沉浸式實景演出《牡丹亭·游園驚夢》……牡丹花開,盛景連綿。

    “青春版”,也成為當下昆曲推劇推新人的成功之道。江蘇省昆劇院《1699·桃花扇》《南柯夢》、北方昆曲劇院青春版《長生殿》《紅樓夢》、上海昆劇團青春版《長生殿》、永嘉昆劇團青春版《張協(xié)狀元》等,讓昆曲“偶像”頻出。青春版《牡丹亭》也有了自己的“青春版”,蘇州昆劇院劉煜、周曉玥、徐昀、殷立人等多梯隊演員在大劇中成長起來。江蘇省昆劇院出科不久的“昆五代”擔綱青春版《南柯夢》,也即將在2024歲末上演。

    不止“青春”,青春不止。《牡丹亭》之后,蘇州昆劇院連續(xù)推出傳承劇目《玉簪記》《白羅衫》《占花魁》。新編戲《范文正公》中,俞玖林向大官生拓展,從“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令觀眾耳目一新。

    杜鼎鼎 攝 視覺江蘇網供圖

    江蘇是昆曲的誕生地,也無疑是“昆曲高地”。江蘇省昆劇院打破30多年沒演過現(xiàn)代戲的禁區(qū),連推《梅蘭芳·當年梅郎》《眷江城》《瞿秋白》現(xiàn)代戲三部曲,引發(fā)業(yè)內關注。最年輕的昆山當代昆劇院則以《顧炎武》《梧桐雨》等新編優(yōu)秀作品,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風貌。

    江蘇省戲劇家協(xié)會主席、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柯軍說,傳統(tǒng)戲曲是流動的,是要呼吸的,“新時代的藝術家面對傳統(tǒng)時,需要有耐心和韌勁‘照著講’,更要有責任和擔當‘接著講’,真正實現(xiàn)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p>


    編輯:吳明富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

    国产 欧美 日韩k频道 在线,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91社区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动漫三区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