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fā)表70周年。70年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被世界各國普遍接受和認可,成為現代國際關系重要準則。外國專家學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過去70年,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當前國際形勢下,繼承和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有利于凝聚國際共識,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zhàn)、促進世界和平發(fā)展。
過去70年,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fā)揮重要作用
馬來西亞前國會下議院副議長、馬來西亞亞太“一帶一路”共策會會長翁詩杰指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萬隆會議十項原則、《東盟憲章》精神高度契合。東盟的集體意愿是讓東南亞國家“不受任何形式或方式的外部勢力干涉”和“擴大合作領域”,這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遙相呼應。1970年第25屆聯大通過的《關于各國依聯合國憲章建立友好關系及合作的國際法原則宣言》就包括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被視為處理國家間關系與世界和平建設的指導原則。
柬埔寨國際關系研究所所長金平表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自發(fā)表以來,在國際體系和全球秩序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70年來,大多數國家,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始終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建設一個和平、穩(wěn)定、平等、公正、繁榮和包容的世界而努力,為世界各國和平共處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些原則已被國際社會廣泛接受和認可,成為現代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和國際法的基本原則。
印尼-中國伙伴關系研究所國際關系研究項目主任韋珍玉表示,70年來,亞非國家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實現了團結合作,走上民族獨立和經濟發(fā)展的道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非常寶貴的遺產,應該將其傳承下去。
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貢獻東方智慧
澳大利亞漢學家馬克林認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當今世界甚至比70年前首次提出時更為有效。世界格局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fā)展。在此背景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提到的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等原則變得愈加重要。中國正在奉行有利于所有國家的外交政策,重視對話、平等互利,以維護世界和平。當前世界變得更加動蕩,我們需要的不是對抗,而是基于平等和互不侵犯的共同未來。
柬埔寨皇家科學院智庫專家迪格比·詹姆斯·雷恩表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可以說是人類共存的五個原則。對抗和戰(zhàn)爭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帶來各種災難。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中國始終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從未主動挑起任何戰(zhàn)爭,還為各種沖突提出和平方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也是金磚國家等國際組織的基石。隨著影響力的不斷提高,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和平調解人。
韓國世宗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鄭載興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再次被賦予了非常重要的意義。雖然世界多極化格局正在形成,但冷戰(zhàn)思維和霸權主義仍然存在,地區(qū)沖突和局部戰(zhàn)爭此起彼伏。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議”,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新時代的發(fā)展,有利于促進世界和平發(fā)展。
日本前參議院議員、國際政治經濟學家浜田和幸表示,當前,世界正被互不信任和對立的浪潮所吞噬?,F在正是我們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差異,攜手共度危機,認真致力于構建新的和平共處關系的時刻。我們作為“地球號”的一員,面對人類所面臨的能源、環(huán)境、人口等各種課題,應共同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力求行穩(wěn)致遠。
韋珍玉表示,中國始終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世界所有國家發(fā)展友好關系。“和平與和諧”是中國的特點,這使中國擁有許多友好國家。中國以合作共贏方案處理國際關系的模式已被證明能達到“和平與和諧”的效果。中國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給世界以巨大的啟示。
金平強調,隨著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加劇,維護和恢復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信任和信心迫在眉睫。如果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受到攻擊,世界將不安全,國際體系和全球秩序將陷入混亂。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為維護和重塑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信心、多邊主義和全球化信心,建設開放多元的世界經濟,開辟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新道路,開創(chuàng)更加美好的共同未來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中國是世界新秩序的有力塑造者,是全球和平穩(wěn)定、可持續(xù)包容發(fā)展和繁榮的新力量。
翁詩杰指出,在全球化時代,國與國之間的利益和命運交織在一起,只有共同應對挑戰(zhàn),才能防止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互信赤字不斷擴大。中國及時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議”,為人類社會共同發(fā)展和長治久安指明了方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最新體現,更是進一步升華。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